欢迎访问社科网!
   首页 > 社科动态 > > 正文

高举旗帜 抢抓机遇 为开创我市社科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市社科联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04-11 14:45:00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二届委员会的委托,向本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五年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2年11月市社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至今已经五年了。五年来,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社科联的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我市改革开放的实际,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在繁荣发展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五年中,先后有20多人获省社科联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连年被评为 “省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连续三届获“全国先进社科联”荣誉。

(一)把握导向,理论武装不断加强。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思想,统一认识,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是社科理论界的头等大事。一是党的十六届历次全会召开后,分别举办座谈会、研讨会,宣传会议精神。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及时组织举办“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座谈会”,对全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是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后,我们在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请市委下发了《中共南阳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宛发[2005]3号),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科事业的繁荣发展。三是《卧龙论坛》和“南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网站”积极发挥理论阵地作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开辟专栏,组织发表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充分发挥理论阵地宣传导向作用。

(二)围绕中心,社科研究成果丰硕。五年来,我们始终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社科研究的主攻方向,坚持围绕“三市建设”、南水北调、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名市及产业发展等订规划、搞研究,收到良好效果。五年来,我市中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省社科规划课题108项,省社科联重点调研课题213项,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仅去年,南阳师范学院赵秀玲教授主持研究的课题《关于增强我国文化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市教育局杨显社副局长主持研究的教育部课题《不同类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途径方法与评价研究》顺利通过结项验收。与此同时,争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对社科规划项目实行资助,对优秀社科成果进行奖励,大大激发了全市社科工作者投身社科理论研究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社科成果。5年来共评出市社科优秀成果625项,其中特别荣誉奖2项、一等奖70项、二等奖262项、三等奖206项、优秀奖85项。这些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每年我们都汇集成册,报送市四大家领导及有关部门,社科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三)贯彻“双百”方针,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和人民大众服务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理论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和宣传活动。一是围绕重大理论学术问题开展研究。其中规模与影响较大的有:“抗击非典、弘扬民族精神”座谈会、全国性“诸葛亮与南阳学术研讨会”和“汉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南阳市‘三农’问题研讨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研讨会”、“南阳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全国首届冯友兰学术论坛”等。二是成功承办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十八次工作会议。2007年6月12至15日,来自全国22个省、111个大中城市、386名代表出席了在我市召开的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十八次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无论从参会省份还是与会城市及人数都创历届全国社科联会议之最,获得中宣部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也实现了我市建国以来与会城市新的突破,提高了南阳知名度,进一步扩大了南阳在全国的影响。三是各学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市精神文明建设协会开展的青少年“三理教育”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万人签名等,对弘扬社会正气,传承民族美德,奠定了社会基础;市教育学会召开“德育是学生和谐发展的灵魂”研讨会,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好了铺垫工作;市企业思想政治研究会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知识竞赛活动,使公民道德建设深入人心;市党校教育研究会组织4名优秀骨干参与市“科学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活动,使党的理论进厂矿、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市楹联学会的努力付出为我市赢得了“中国楹联城市”称号;市法学会开展的“法制建设研讨会”和市档案学会开展的“档案社会化服务研讨会”等活动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南阳师范学院举办人文社科方面学术交流活动30多场;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阳医专等高校积极发挥作用,学术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分会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彻“八荣八耻”、学习《江泽民文选》、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发展县域经济、科学理论进基层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理论研讨和普及活动。五年来,全市社科系统各学会、研究会、协会共举办各类研讨会692场(次),受众达20余万人(次)。

在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中,锻炼了社科队伍,提高了社科工作者的素质。五年来,已有市土地学会、楹联学会、地方税务研究会、哲学学会等6个学会荣获全国先进学会称号;市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秘书协会、教育学会、诸葛亮研究会等全市42家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县市区分会获得省、市社科联系统先进单位的年度表彰;各学会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受到省、市社科联系统表彰的累计达286人次。

(四)创新形式,社科普及成效显著。
一是每年都会同有关部门邀请中央、省、市专家,就当前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举行报告会,为广大干部群众解疑释惑、普及社科知识。二是举办征文和知识竞赛活动。先后举办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征文”、“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征文”、“新农村建设征文”等。尤其是2005年,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南阳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联通杯”多读书、读好书、建设文化名市知识竞赛活动,在社会上引发了一个倡导学习、倡导读书的热潮。三是为进一步挖掘我市深厚的文化底蕴,组织社科专家编辑出版了8卷本180余万字的《南阳文化丛书》通俗读物,翔实地介绍宣传我市富有特色的民俗民风,该书两次再版,总发行量达到6000套,成为展示南阳形象的名片。

(五)强化管理,社科事业健康发展。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五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有关精神,进一步理顺社科联系统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南阳社科事业得到了健康发展。一是学会管理进一步加强。通过规范学术活动,建立考评、激励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团体会员工作的管理与指导,促进了各团体会员之间的横向联系。目前,市社科联已拥有团体会员55个,其中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42个,县市区社科联(分会)13个。二是队伍人才建设实现新跨越。一方面我们通过调查摸底,利用5年时间正式创建了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库和全市社科理论界专家库,为党委、政府和各实际工作部门储备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自2000年起,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每两年组织一次南阳市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评选活动,至今已评出四届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共56名。三是理论阵地建设迈上新台阶。《卧龙论坛》刊物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同全国20多个省市区150个地市社科联、80多个大专院校社科研究院(所)保持着密切联系,刊物的质量、指导性、可读性不断得到增强。四是机关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社科联机关达到齐壮满员,35岁以下人员占到70%,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同时,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要求,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作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入手,突出工作创新,注重工作能力和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持续五年公务员年度考核合格率100%,社会满意率达98%以上,连续两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总结回顾二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社科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积极作为、履职尽责,以活动促活力,是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社科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坚持做好“联”字文章,加强组织协调,整合社科资源,是社科联发挥职能作用的必然选择。

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深深感到,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社科事业发展中的学科、基地、人才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具有重大学术原创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不多,精品力作偏少。从社科联自身来看,“桥梁”、“纽带”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新形势下普及社科知识的方法还需进一步创新;学会的管理与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对新一届委员会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的关键时期,是一个大有可为而且必须紧紧抓住的重要时期。市四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重大举措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实施“三大战略”和实现“四大突破”的历史任务。这对全市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今后五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科工作全局,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意见》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实力不断得到提升,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的奋斗目标服务。

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着力培育和推出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和理论研究精品力作;着力构建学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格局,形成若干个具有南阳特色的优势学科;着力建立符合社科事业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南阳实际的社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提高我市公众的科学素养;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科队伍,培养一批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重要影响的社科工作者;着力使我市综合科研实力得到较大提高。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对市社科联新一届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高举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科工作全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写进党的工作报告,这在历届代表大会上还是第一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倍感鼓舞。今后五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科工作全局。抓住一条主线,就是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头脑。增强两个特性,就是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深化理论探索的崭新起点,研究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提出的新课题,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坚持“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正确理论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为实施“三大战略”和“四大突破”,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四个转化,就是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化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思路,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和良策,把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做好社科工作的智慧和能力。

(二)注重实效,积极为“四位一体”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当前我市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的伟大实践,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亟待社科工作者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答。我们应按照围绕中心搞好服务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努力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成果,为我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一是继续办好社科界专家学者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加大投入,努力提升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领导科学决策和和谐南阳建设。二是实施“社科研究精品工程”。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市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立足南阳实际,围绕中心工作,确定一批重点调研课题,通过发布指南、征集成果、组织评奖、成果转化等环节,引导广大社科工作者为构建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贡献才智。三是加强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的组织。采取与团体会员和重点联系单位联办的形式,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凝聚研究力量,营造学术氛围,积极引导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我市广大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和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搭建平台,当好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服务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四是探索建立重大应用研究成果报送制度。由市社科联收集并汇编整理全市社科界的应用研究成果,定期向市委、市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呈报,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五是在做好应用研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研究项目,使之成为我市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和支撑点。

(三)面向大众,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社科普及工作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要重点组织实施好“社科知识普及工程”。一是在传播科学理论上下功夫。大力宣传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和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在解决现实问题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开展“科学理论进基层”集中宣讲活动,举办报告会、演讲会、社科知识竞赛、社科普及活动周等,紧密联系人们最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构筑理论与现实对接的平台,在解疑释惑上多做工作。三是在创新社科普及形式上下功夫。积极探索,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形式,用通俗化的语言让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四是在协调配合联动上下功夫。进一步开阔思路,积极争取有关职能部门、大专院校及社会力量的支持,逐步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的整体合力。五是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多方努力,争取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营造环境,进一步加强社科队伍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在队伍,关键在人才。今后五年,要一如既往地把社科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搞好南阳市社科专家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全面掌握我市社科人才队伍的现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培养规划,逐步建立人才培训进修制度,着力抓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政治业务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壮大优秀社科人才队伍。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等部门一起认真抓好南阳市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的评选工作,实施“社科新人培育工程”。同时,加强对青年社科工作者的后期培养、管理、使用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和学风建设,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根据中央和我市有关社团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的要求和规定,通过摸底调查、完善制度、加强与学会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等办法,切实加强对学会的管理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在县市区、大中专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社科联组织,以形成社科资源优化融合的“大社科”工作格局。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的发展条件。让我们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使命,抢抓机遇,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为开创我市社科事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